2025 年 10 月 11 日上午 9:30,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党委书记周树军一行莅临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专项调研 2026 届就业工作开展情况。校就业处处长刘庆斌、就业服务科科长周光日陪同调研,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华振兴、学工办主任常秀云及辅导员郑越洋参会并做详细汇报。
调研中,周树军书记首先关切询问 2022 级学生集中实习与就业进展。据汇报,学院 2022 级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专业共 113 人,采用 “集中 + 分散” 实习模式,40 人在大连东软、大连中软集中实习,其中 24 人已通过推荐实现就业。学生李善智成功入职北京中软国际业务线,月薪达 8000 元,其余就业学生薪资普遍在 4000-5000 元区间。
针对就业工作具体措施,学院汇报了三大举措:一是依托本科生导师制,提前分流就业、考研、考公学生,导师与家长一对一沟通并留存材料,同步开展多类辅导讲座;二是深化校企合作,9 月 25-26 日院长带队走访大连东软、中软、纬创软件、澳鹏数据等企业,稳固合作关系的同时,与大连澳鹏数据科技公司签约共建实习就业基地,每年可提供 20-30 个岗位;三是成立就业咨询办公室,精准对接学生就业需求,提供咨询与指导服务。
谈及下一步规划,学院表示将以校友建设为抓手,挖掘往届资源助力就业,并通过本科生导师制推动全员拓岗。周树军书记对学院就业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强调需持续强化校企协同,聚焦学生高质量就业目标,进一步细化岗位对接与求职指导,尤其要关注薪资提升与职业发展空间,切实打通就业 “最后一公里”。学院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落实调研指示,优化就业工作方案,全力保障 2026 届毕业生顺利就业、优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