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6日,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举行了本学期第2次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主题为“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强化学生应用技能的对策研究”,活动主持人为杨久婷老师和刘秭君老师。
教研活动根据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结合当前学生就业形势,阐述了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设置,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计算机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首先需要加强重视,然后,为学生创设一些实验室,搭建动手实践平台,像学院刚刚落成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动手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自信心、成就感等,反哺于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也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重视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等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计算机教学,同时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时地与学生保持线上线下互动交流,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便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计算机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可以在教学公众网站上,增设学生反馈机制,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地发表自身的学习情况、教学意见和建议等,集思广益,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有效地推动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推进素质教育的普及。通过“以赛促学”、“任务驱动教学”、“互联网+”、“大创”等,积极促进我们学院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现在计算机软件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这就使得计算机教学处于动态过程。教师应引导每一位学生进行探索以及思考。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敢于开拓自己的思维以及敢于动手,从而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加大优化力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各种能力,成为更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