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文学院举办“品千年古韵,展昂霄风华”传统文化节

发布日期:2025-09-10 浏览量: 来源:

 

千年的风吹散了千年的往事,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荣昌盛;千年的水冲走了千年的记忆,我们在历代的传承中更加精彩。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汉文化至高山绝顶上独得光辉璀璨而不骄不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汉文化在深山幽谷中历经千辛万苦而不屈不挠。文化自信,吾辈少年需树立文化信仰,方可行走四海天下昂首挺胸;文化传承,吾辈少年需肩挑文化重任,方可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



 

由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文学院社团联合会、新媒体宣传中心、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举办的“品千年古韵,展昂霄风华”传统文化节于2024年5月24日18:30在二教六楼报告厅隆重举办。莅临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文学院辅导员贾金媛老师、辅导员刘尧老师、专职教师谭博泽老师、专职教师李书放老师、专职教师高琳老师以及青新团学联的主席部长们。


 

 

 

随着社联文艺部优美的开场舞《采薇》表演之后,主持人陈飞阳、王喆、刘宜昂、张馨月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中华文化如同香茗,只需浅尝,便有无穷之韵味。一茶一饮,文化的情怀浓缩在茶道之中;一剪一折,百姓的幸福生活在剪纸上勾勒。举手投足之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已经在我们的发扬中传承,而泱泱华夏之经典,又将在吾辈的传承中开启新的篇章。传统技艺展示《素瓷茗香,风韵传承》带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传统文化。

 

 

孔子,儒家宗师,仁爱之源。生于春秋乱世,却心怀天下太平,处于贫寒之中,却不愿人间疾苦。其思想深邃,如江河之滚滚;其智慧广大,如天地之无垠。他的教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的智慧如明灯高悬,照亮人心。舞台剧《孔子》深度展现了孔子的博大情怀。

 

 


何以飘零去,何以少年志,何以别离久,何以不得安,指云问天道,琴鸣血斑斓。面对命运的挣扎,少年终会成长为英勇无畏的剑客,守护心中的正义与信念,挥舞手中的长剑;听琴声潇潇,穿越沧海桑田,用冷的锋刃与琴的寂寥,写下往事今朝。歌曲《剑心》唱出了古人执剑江湖和追求自由的决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化传播的媒介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一方素笺,古今文化的碰撞需要我们尊重包容。在万物对立中实现统一,中华文化与文明才能历久弥新、亘谷长青。纯粹真挚的喜爱,展服装华蕴之美。服装展示《云裳博达》让我们感受到不同时期不同服饰背后的华蕴之美。




青春,不是柔情似水,而是心怀家国;不在卧榻之席,应处山河之间。青年们用自己脚踏实地的行动向世界证明,不婺于虚声、不陷于佛系方是炯炯明烛,萤烛尚能补微,尘埃亦可增辉,但尽绵薄之力,不负韶华之景;但耀爱国之烛,不负盛世之春。朗诵《青春志愿梦,悠悠古韵情》用掷地有声的铿锵话语引起了青年的爱国热情。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楚地之上,乌江之边,他乃一盖世英雄、所向披靡却因功败垂成而自刎于江边,万古风流随着滔滔江水向东逝去,淡去的是岁月,故事却流传于世间,愈发愈浓。历史剧《霸王别姬》用自己的表演展现了对传统文化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铁骨柔肠花木兰,裙钗换了长剑,束发踏马,代父出征。战场上,她纵情驰骋,奋勇杀敌,铁甲冰凉,成就千古英雄第一女郎。今天的我们也应当这样,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在每一天,大步的走在自己的旷野上,恣意蓬勃,野蛮生长。街舞《花木兰》以强有力的舞姿跳出了花木兰的坚韧不拔和英姿飒爽。




纵然世事变幻不定,人生迷雾重重,但当我们认真倾听来自心底的声音,就会发现,在我们内心深处,个性的光芒从未消退。人生海海,众生芸芸,只要属于自我的光芒始终闪烁不曾褪色,那我们依然拥有充盈的、独一无二的人生。歌曲《光亮》引发了众多同学的共鸣,表达出中国人在直面风雨及未知时的豁达态度。



至此,“品千年古韵,展昂霄风华”传统文化节圆满落幕。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从大漠敦煌到小桥江南,从丝路驼岭到峻美三峡,从民间民俗到人间白雪,从文人墨客到历史传说。五千年的上下求索,中国文化沉淀下来的深厚底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财富。传统文化为我们生活添彩,传统文化让我们精神强大,让传统文化闪耀璀璨光华,祖国才能根基壮大、兴旺发达。朝代更替,斗转星移,只有传统文化永不改朝换代,永远闪耀光华!